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?
两点,p2p平台属于中介机构,倒闭后,没人继续追讨,所有东西,会随之消失。其二,逾期不还不上央行征信,顶多是大数据,芝麻信用等第三方信用机构作用有限。
老赖欢呼,钱到手那一刻,就没打算归还。毫不夸张,看到自己欠钱的平台倒闭,会兴奋无比,一身轻松。至少现在,恶意拖欠的借款人,抱着希望把平台拖垮的心态在看戏。
真的不用还钱吗?
相当天上掉馅饼,国人讲究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”。摒除搞自融,骗子平台上假标,无真实借款人。因经营不善,平台倒闭的现象,钱肯定要还。
正因为p2p平台是中介,借款人的债务关系,和出借人有关,不受平台倒闭影响,且受法律保护。若出借人需知道借款人详细信息,平台有义务告知。所以,老赖,某天有人找上门,也别惊讶,冤有头债有主。
还有大招释放
2018年8月8日,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《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》。
为打击p2p平台借款人恶意废债行为,要求各平台,上报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。整治办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,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。
通知简单,明了,p2p平台也接入征信,尤其是对那些抱着拖垮平台,不还钱想法的借款人,无谓当头一棒。
办法总比困难多
光靠上报大概不够,目前已知钱盆网、米族金融等平台,已经通过与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的方式,把恶意拖欠的借款人,直接纳入央行征信。部分认知有限的老赖,并没有颤抖,大概对征信了解不多,仅停留在不能贷款的程度。
扫盲: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》第三条: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,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,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:
(一)乘坐交通工具时,选择飞机、列车软卧、轮船二等以上舱位;
(二)在星级以上宾馆、酒店、夜总会、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;
(三)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、扩建、高档装修房屋;
(四)租赁高档写字楼、宾馆、公寓等场所办公;
(五)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;
(六)旅游、度假;
(七)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;
(八)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;
(九)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、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。
在平台还没有被拖垮前,也许老赖自己就先垮了。